小学生由于年龄所限,独立性不强,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合理的示范、引导以及指导就显得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如何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如何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都有用语言表达他们思维的训练机会,可以把指名发言、集体讨论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注意帮助差生,鼓励差生发言,推动他们积极思维,以便促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
2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从课堂设计问题入手
小学生由于年龄所限,独立性不强,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合理的示范、引导以及指导就显得很重要。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问题,且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创造性,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思维的能力,而且进行有益于思维发展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能得以加强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王小路家距离学校有40公里,孙乔乔家距离学校的路程是王小路家的1/4,李懿萱家是孙乔乔家的1/2,那李懿萱的家距离学校是多远呢?”这道题学生很难用“1”这个单位量确定,这时我用画线段的办法演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线段图,学生理解了概念,很快列出了算式:40×1/4×1/2=5(公里)。通过直观地画线段的办法,启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也实现了学生从直观的感知向逻辑思维能力的转变,同时也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表现。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充分培养学生理解事物的能力
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定理等都是在实践和理论很严谨的条件下推出的,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是,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偏小,缺乏生活经验,对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学习起来就比较费劲。但是我们要知道,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根本,复杂、抽象的知识需要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理解,才能得以认识。
所以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来源。因此我在教这些知识时,注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充分感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譬如:在学习“角”这个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快速、形象、准确地获得关于角的知识,我前一天就通知学生带上一些工具: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剪刀、扇子等。课堂上,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三角板、五角星、打开的剪刀以及张开一定角度的扇子,从这些实物和模型中抽象出角。接着我又用粉笔进行了另外的实物演示,两根粉笔头对头,固定一根,另一根旋转后就形成了一个角。这样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手边的笔、尺子等工具创造不同角度的“角”,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实践,通过鼓励学生自己操作,不仅使他们形象地感知了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同时,通过感知,学生的脑海中也形成了对抽象概念的形象理解,学生逻辑思维也就自然形成了。
3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夯实学生的数学基本功
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只有在了解了基础的数学公式概念,掌握了必备的数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数学的思维能力才会有真正的用武之地。数学的公式概念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相信学生在通过作业等练习中也能得到巩固。
而数学的基本技能就是笔者要强调的内容,初中生需要掌握的数学基本技能大致包括以下几项:运算技巧、推理演绎的技巧以及动手操作的技能。大体说来,运算技能是指根据数学基本公式定理完成数与式的运算、数学公式的基本变形、实数内容的加减乘除、开方、代数内容的加减乘除、开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方程、函数的运算等等。推理演绎的技能是指从问题和目的出发,根据给出的已知的条件和信息,推断或证明出需要的结果,典型的有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以及特殊三角形等问题的证明。几何作图、图形设计、测量等内容则归结到动手操作的范畴。想要让学生逐一掌握这些技巧,老师需要加强演化运算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数学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兴趣鼓励独立思维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例如比较大小,用“<”号连接下列各数1615、1211、9691、3229,大部分同学都根据以往经验,利用通分,化为同分母进行比较,因而使计算量大,但也有一些聪明的学生已看出分子96分别是16、12、32的整数倍,只要使分子相同就可作比较。对这种同学应该赞扬与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思维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创新探究思维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学生从自身所学的知识点出发,引申到未知的领域,这就属于探究创新的范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凭借已有的数学基础,带领学生以直观的猜测和想象,开辟出未知的知识新天地。这样的猜测方式往往能够使人有独到的见解,在数学学习中做出大胆的决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平常遇到数学难题时,老师就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自己所能想到的数学方法积极的解决问题,从而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好数学,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时,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出发,有意识的采取科学方法进行引导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应当具备的理性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找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