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文化概论3

2023-12-20 来源:爱够旅游网
1、文化的概念:“文化”最根本、最深刻涵义是自然的人化,“凡超过

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极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利用、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客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特指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2、文化的四大分类:物态文化: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人类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构成行为文化层。以民俗民风的形态出现,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心态文化: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活动中长期纭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绪/思维方式等。3、文化的功能:满足需要功能;认知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 文化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4、黑格尔、汤因比、亨廷顿关于自然与文化的基本观点:

汤因比的主要观点:1、文明的起源——人们对自然环境困难的挑战与应战。

2、文明的生长——取决于文明的自决能力。文明的流失在于挑战过量。

3、文明的衰落——原因是自决能力的丧失 。

4、文明的解体—— ①大一统帝国 ②大一统教会 ③ 民族大迁移

5、文明的前景——汤因比反对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悲观论调。认为只要处理得当,西方文明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

黑格尔:自然环境决定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特性。把地理对文化的影响根据为三类:

(1)干燥的高地和广阔的草原

游牧文化 崇尚武力 善骑好勇(2)巨川大江流经的平原流域

农耕文化 血缘政治 德性文化(3)和海相遇的海岸区域

海洋文化 地缘政治 智性文化(商业文化)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论):1、把世界主要文明划分为西方(包括美国和欧洲),拉美,伊斯兰,非洲,东正教(以俄罗斯为主),印度,日本和“大中华”(包括中国、朝鲜和越南)。

2、在后冷战时代,暴力冲突不再因为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摩擦,而是世界主要文明之间的文化和宗教差异。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广泛

辩论和争议。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和讨论他的观点。

3、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和平与人类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5、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仁”的特点:强调血缘根基,维护“礼”的规范。体现人道主义的原则和民主精神。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高扬道德理想。是做人的根本。含义是爱人。

对“仁”的评价:①仁学从人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并以家国同构的精神推而广之,维护宗法等级制度。②这种由血统而政统再道统的路径,深刻地启发了后世儒者,创造出一套诚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③这种由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人伦发散到社会政治,使“仁学”根植于中国人心中,形成民族的心理积淀。④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

6、儒家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原始儒学,汉代经学,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宋明理学,三纲五常;清初实学,清代朴学,乾嘉学派

7、佛教教义的基本思想是四谛:“苦、集、灭、道”。“苦”讲痛苦的现象;“集”讲痛苦的原因;“灭”讲消灭痛苦的结果;“道”讲消灭痛苦的途径和方法。“四谛”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因为所有的佛教学说都是在探讨人生痛苦的现象,缘由以及如何修行才能摆脱苦难进入“涅槃”彼岸。

8、禅宗(中国化佛教):完全抛弃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他们认为,迷悟是一念之差,众生自我认识本心就能成佛。成佛并非另有佛身,自性就是佛。由此,把心外的佛变成心内的佛,把至高无尚的佛变为举目常见的平常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顿悟成佛。这种顿悟,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个体生命的直觉体验,即在某一短暂的瞬刻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9、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1)佛教的中国化:以“无”释“空”

(2)佛教的中国化:因果报应说

因果报应论:宣扬人有三业(善、恶、不善不恶),业有三报(现报,生报,后报),生有三世(前世,现世,后世)。他将因果报应与轮回转生融汇在一起,鼓励人们积善行德,信仰佛教,以获得永恒的解脱与幸福。

(3) 佛教的中国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4) 佛教的中国化:顿悟成佛

(5) 中国化的佛教:天台宗、华严宗

天台宗以“性具善恶”的佛性理论和止观并重的修行方法,改变了佛性至善的说法,建立了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华严宗在糅合百家、兼收并蓄方面比天台宗走得更远,不仅认为世界一切现象都是互为依持,互为因果,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还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阐明法界缘起的意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6) 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10、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其次是道家、玄学思想以及原有的迷信观念等相接触、击撞、融合,导致自身的不断变化,从而形成独具特质的新佛教,它既有别于印度佛教,又不同于中国儒、道思想传统,而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

11、道家思想的价值:(P114)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12、道教的显著特征:(P176)

13、道教崇拜的神:尊神、人鬼、仙真

尊神是先天真圣,他们秉日月之气,承天地精华,与宇宙同生,与山河共存,属于法力无边的先天神。

道教信奉的最高神 是“三清尊神” 是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道教把它衍化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不同的世纪。

人鬼是历史上的圣明君主、贤臣良将及其他名人,死后被拉入神仙谱系者,如关帝、比干、尧、舜、禹等。他们生为人杰,死后亦当为鬼雄。仙真是以肉体凡胎通过后天的刻苦修炼而得道者。如张天师、三茅真君、葛仙翁、陈抟老祖、魏夫人、八仙、全真七子等。

“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衍化为“三清尊神”: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象征“洪元”;灵宝天尊抱离匡廊图,象征“混元”;道德天尊手持扇,象征“太初”。

14、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但思想内涵各有不同。儒家以孔孟为代表,讲性命之学,认为人性本善,而性善来源于天命,孟子把它发挥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在儒家那里,人性与天道合二为一,宇宙成了人性之源。道家则相反,只把天当成无意志的自然之天,人不过是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宇宙本身就是“道”的演化发展

过程,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人不能脱离自然,只应顺其自然效法自然而为。由此可见,儒道两家在天人问题上各有所重,儒家重人伦、重人事、重人文道德,教人如何做人;道家重自然,重宇宙的演化学说,教人如何效法自然。两家统一于一点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15、中西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

“天人合一”与“二元对立”:二元对立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对立,人自身的分裂。认识论: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

直觉形象与逻辑推理:中国式的直觉形象重形象、重体验、重直觉。从语言、宗教开始,中国人认识事物习惯借助具体的、形象的符号,用形象来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从感官感知的事物入手,以直观具像的符号说明道理,用某种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抽象概念、思想意境。用特殊性例子(不经过归纳)直接得出普遍性结论,抽象概念均由感性词汇借喻演变而来。

实践理性与抽象理性: 中国哲学的目标在于回答“怎么样”,它关心的是物的功用。中国思维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西方哲学则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寻求终极真理。西方哲学沉迷于追求物质的本质。本质是潜在的,非直观能把握的,因此抽象理性在西方成为其文化思维的特点。

16、中国文学的显著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①气韵生动与虚实相生 气韵生动是指任何一门艺术形式在反映生活、再现生活的时候要有生气和风韵。虚实相生就是用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时,首先要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但不必把客观事物形象全部表现出来。

②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阳刚之美的特点是强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能引起人的愉快、崇高、振奋及恐惧等情感。代表物有:青铜器,汉画像砖,杜甫诗,范宽全景山水,严柳楷书,宫殿建筑,民间打击乐等。阴柔之美的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或美丽。代表物有:彩陶,宫廷舞蹈,婉约词,行书,园林等。

③中与和之美 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和。中在艺术上的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④写意与综合

18.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夏朝已有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

西周有国学,乡学;大学,小学;宫廷教育,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成为一代私学大师。

西汉出现了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之一。汉代的学校,是官学与私学并举。官学除中央政府举办的太学外,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继续获得发展,并打破了儒家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合儒、佛、道为一堂。

唐代:复兴汉代教育的传统,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教育成果,使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峰。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二馆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六学二馆分别招收出身不同的子弟入学。在地方设有州学、府学、县学,入校学生无限制。中央政府设国子监总辖各学。

唐宋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萌芽于唐末,盛行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集教学、学术、藏书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当时著名的“四大书院”有: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

19..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完备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清末废除。

科举制度就是指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所谓科举,即“分科举人”。隋唐时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

隋炀帝杨广在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首置“进士”一科,标志科举制产生。此后1300多年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直沿用这个选拔人才制度。隋——隋朝虽然首创科举制度,但由于王朝的短命,科举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实施。

唐——唐初正式开科取士,并使之逐渐制度化。

初唐,科举只有“乡试”和“省试”两级考试。前者是州县级的地方性考试,“省试”是中书省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省试被录取称为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

考试科目分常举与制举两大类。常举设的科目非常多,如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制举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两种举制共设有90多科。

宋朝皇帝十分重视文士治国,宋朝的科举取士达到了极盛。两宋进士科共开118科,录取进士42000余人,是中国历代取士最多的王朝 。

◆宋太祖赵匡胤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进士科考复试,从此确立了殿试制度。

◆确立三年一次的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

◆宋仁宗赵祯下诏规定凡省试合格者,都是进士,殿试只是决定名次而已。

◆宋太宗赵炅时把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明清的科举制度更加规范化和程式化,主要表现为:

1、考试程序规定严格,三级考试制度健全。明代的科举程序沿袭宋元两朝,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但比宋元两朝更加规范。  

2、科举考试科目仅设进士一科,科目的单一化有助于考试规范化的确立。 3、 考试内容和试题格式规定严格,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并且还明确规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王朝专门颁布《四书五经大全》,成为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统编教材以及科举头场的标准答案。为了和考试内容相统一,明代起科举考试还以八股文为其主要的答题形式。

科举作为选官制度,1000多年间虽间或有过中断,但基本上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想通过废除八股,改考策论的方法来挽救科举,但随着维新的失败终不可行。

◆从18世纪开始,科举考试对知识的规范已经无法挡住“西学东渐”的大潮。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公元1905年9月2日)清廷颁旨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正式宣告了绵延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的结束。

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也是一种文化危机.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转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近代文化史上的三次大变革: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是物质层面上的文化变革,冀求实力自强,科技救国;(2)戊戌法到辛亥革命,是制度层面上的文化变革,谋求政治救国;

(3)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爆发,是观念层面上的文化变革,中国文化的蜕变与创新进入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阶段

22.怎样建设当代中国的新文化:

1、其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2 、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中”与“外的关系: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官制。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太尉主管兵权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监察九卿分理中央事务。三公下设九卿:郎中令(侍从); 卫尉(宫庭警卫); 太仆(车马夫); 廷尉(司法); 宗正(皇家事务); 治粟内吏(财政); 少府(皇家财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典客(民族事务)。

三省六部:隋唐以后的官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并为宰相,共议国政。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管人事;工部管行政和生产;礼部管文化教育宣传;户部管财政;兵部管军事;刑部管法律、司法、执法。

“四书”: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变为讲“四书”,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实现了政治哲学与人生价值的统一,成为元明清三代的统治思想,并对东亚各民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五经”最初仅限于孔子删定的“六经”——《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乐经》、《春秋经》。汉武帝时,《乐经》已亡佚,故尊称“五经”。

经学:汉代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士想做官,唯有攻经路径可走,使传经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经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任用董仲舒,推行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学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至此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影响历久至深。玄学: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以关注个体生命,探求理想人格为中心,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不同于两汉儒学着眼于王道与名教秩序的建构。

盛唐气象:盛唐之际,国力强盛,文化上表现出一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气派。意识形态上三教并行,创作少有忌讳,呈现出浓烈的开放氛围。与此同步,它还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外域文化,如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宗教等,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堪称卓越范

例。

汉唐时期,大规模的文化输入使中国文化系统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鲁迅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那时我们的祖先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根据,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别系文化抱有极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唾弃。”

六书:通过对汉字结构分析和使用情况所归纳出来的识、用字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甲骨文:又叫“卜辞”,是殷商时代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的图形性很强,象形、会意字占的比例很高,笔画线条细瘦,字形大小参差不齐。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周代的文字,这类文字铸刻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古人称铜为“金”,故名“金文”。金文的笔画则丰满粗壮,形体比甲骨文匀称、形声字也增多了。

十三经:以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易》、《诗》、《书》、《礼》、《乐》、《春秋》并称“六经”。后《乐经》失传,增《孝经》及《论语》称七经。至唐代分《礼经》为《周礼》、《仪礼》、《礼记》,扩为九经,后又增《左传》、《公羊传》、《谷粱传》扩为十二经。宋代又增加《孟子》,合为十三经。

经史子集:“经”指经学著作,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注”即注解;“疏”即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史”指历史著作。“子”指“诸子百家”,即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著作。“集”指诗文词等书的总称。(“别集”指个人诗文作品集,“总集”指汇录多人作品的集子。)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篇,其中风(民间歌谣)160篇,雅(宫廷宴饮乐歌)105篇,颂(宗庙祭祀乐歌)40篇。开创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奠定了中国诗歌抒情模式和基本的审美格局。

《楚辞》:战国时南方楚国诗歌,经汉代刘向等收编而为《楚辞》。其主要作者屈原系楚国贵族,曾官居要职,受谗被逐后报国无门而自沉汨罗江。代表作是他用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长达2400余字的中国古代最雄伟长诗——《离骚》。传世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汉赋:产生于战国后期,带着讽喻的美名、楚辞的遗意,在汉代达到鼎盛阶段并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汉赋作家在汪洋恣肆的文辞中,以叠沓

喧哗的意象展示出外在丰饶的世界,以广变的舒散,敷陈映射出汉帝国灿烂、尊贵、扩张、进取的气象和恢弘性格。

元杂剧:亦称“元曲”,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融会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艺术形式,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

天师道:道教定型化之始的别称。因入道均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相传东汉时由张陵传张衡,再传张鲁,即历史上所说的“三张”。教义主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苦”讲痛苦的现象;“集”讲痛苦的原因;“灭”讲消灭痛苦的结果;“道”讲消灭痛苦的途径和方法。“四谛”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所有的佛教学说都是在探讨人生痛苦的现象、缘由以及如何修行才能摆脱苦难进入“涅槃”彼岸。

三毒: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是“烦恼”。贪、嗔、痴是最根本的三毒,此外还有慢、疑、痴、见等诸多烦恼。为了摆脱痛苦、解脱烦恼,佛教提出了许多修行方法,主张以清静去贪欲;以慈悲去嗔怨;以智慧去痴迷。

禅宗:中国化的佛教,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他们认为,迷悟是一念之差,众生自我认识本心就能成佛。成佛并非另有佛身,见性就是佛。由此把心外的佛变成心内的佛,把至高无上的佛变为举目常见的平常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顿悟成佛。这种顿悟,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个体生命的直觉体验,即在某一短暂的瞬刻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无为是道的根本法则,道的德性。无为是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无不为是依照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对待任何事情。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逍遥”“齐物”: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庄子提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逍遥就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完全独立和绝对自由。齐物就是万物齐一,无所谓是也无所谓非,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一切事物都是彼此相关和相对的,并且不断变化没有限定的。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但思想内涵各有不同。儒家以孔孟为代表,讲性命之学,认为人性本善,而性善来源于天命,孟子把它发挥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在儒家那里,人性与天道合二为一,宇宙成了人性之源。道家则相反,只把天当成无意志的自然之天,

人不过是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宇宙本身就是“道”的演化发展过程,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人不能脱离自然,只应顺其自然效法自然而为。由此可见,儒道两家在天人问题上各有所重,儒家重人伦、重人事、重人文道德,教人如何做人;道家重自然,重宇宙的演化学说,教人如何效法自然。两家统一于一点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内圣外王:“内圣”是通过内省修身的功夫完成自我道德人格,其具体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是把自我道德人格由内及外、由近及远地推开来,以达到“治人”、“安人”的目的,其具体步骤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齐治平: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追求。即《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旨在达到内圣之境,治国平天下则属于外王。“内圣”修养和“外王”事功都是通过研究儒家经典来实现的,两者统一在儒家经典学习和实践,这就是所谓“通经致用”;通过“修己”即“成德成圣”自然就可以获得“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功效。

四端说:孟子的人性善理论。他从人见孺子将入井时会产生“恻隐之心”立论,引发出“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之为四个善端,由这四端扩充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并且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仁者爱民”的政治哲学。

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实现了政治哲学与人生价值的统一,成为元明清三代的统治思想,并对东亚各民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理的主要内容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本属于道德原则,朱熹却将它与自然规律合为一体,建立天人合一的性理之学。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是他颇具特色的学说。他认为天理就是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只要去除内心私欲和不正当愿望,保持善良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这显然是深受中国佛教“我心自有佛”、“若识本心,即是解脱”的影响。

中体西用:中国近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张之洞提出并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制度和精神,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全盘西化: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五四时期东在西文化论战中胡适提出,30年代又校正为“充分世界化”。胡适认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是建筑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西方现代文明是建筑在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要想在物质文明方面仿效西方,就必

须精神文明方面也仿效西方。

昌明国粹,融汇新知:学衡派提出的文化主张。以民族文化为本,对西方文化采取有选择的吸收、改造和利用。活跃在当今思想界的新儒学,也倾向这种文化主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