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共艺术依存关系人性化公众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具体来说:
;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
;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灵感;园林艺术;创作
灵感是园林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园林创作离不开灵感,没有灵感的帮助,设计师是无法设计出构造优美、意境深远的园林的。认真研究灵感,激发灵感,抓住灵感,充分发挥灵感的威力,对园林事业的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 灵感的含义
灵感一词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现代英文解释是:influences arousing creative activity in literature,music,art,atc(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激起创造性活力的感悟)。中国《辞海》解释是:“谓感情突然涌现也,天才卓绝之文艺家在创作时,每有此种情况”。。从认识论看,它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量变引起质变,导致认识发生质的飞跃;;从信息论看,它是大脑这个信息载体对所载信息的大量释放;从系统论看,它是诸多子系统构成更高一级新系统的最初瞬间;。灵感作为一种超常规跳跃式的思维方式,不是循序渐进地来完成不同层次的升腾,而是处于临界阈值时,以爆发的方式来完成由低级向高级的飞跃,因而表现出了速度快、时间短、来势猛的特点。人们处于某种环境之中,感知外界的事物,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众多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不同的信息系统,贮存在人脑的意识和潜意识之中,在通常的情况下,它们是按照不同的需要,或者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或者对新获信息进行贮备,都是局部的,限定在某一系统,至多在相邻系统中,但是到了某种特定情况下,由于外界某事物的刺激,使某一系统的特定信息突然加强,打乱了原有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各种信息纷纷而来,原有系统迅速崩溃,新的系统迅速形成,神经活动加强,精神高度亢奋,认识豁然开朗,思路顿觉清晰,思维十分活跃,创造力非常旺盛,也就是说,灵感出现了。
2 园林艺术创作灵感的特性
园林艺术创作灵感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
2.1 目的性 园林艺术创作灵感区别于文艺创作灵感的,首先在于它的目的性。。而园林艺术则不同,并不能有了灵感就要去造园,而是先有建造一座园林的计划,甚至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有了这个创作动机,然后根据园林的要求及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挖掘灵感。它是以设计某一特定园林为目的,继而在意识的驱动下,深入潜意识寻找灵感,最后在潜意识中完成。它首先必须具有创作欲望,带有明显的目的性。
2.2 突发性 虽然园林艺术创作灵感带有目的性,而灵感何时到来,是什么样的灵感,却是事先难以预料和控制的,而是突如其来、稍纵即逝的。。灵感来时是“突然而来”,去时也是“稍纵即逝”,来无影、去无踪,正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若夫应感之会,通寒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就是对这一特征的形象总结。因此,我们必须珍惜灵感,及时抓住灵感,不要随意放弃灵感。
2.3 随机性 园林艺术创作灵感的到来也是随机的,它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异。在创作实践中,某个设计师常常会因某种偶然的机遇而得到感悟,触发了灵感。不同的设计师的触发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设计师,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绪不同,所能引起触发的机遇也不一样。人们在高度专注的情况下,虽然储存在人脑中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但当它们还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时,灵感是不会光临的,只有当它们布列成阵、豁然贯通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感到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在园林艺术创作中,必须摒弃坐等灵感光临的荒唐幻想,而要创造条件,产生灵感,随时准备迎接灵感的到来。
2.4 必然性 园林艺术创作灵感虽然带有随机性、偶然性,但同时也存在合理性、必然性,是蓄积已久,势不可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灵感是一种思维方式,园林设计师长期投身自然,并进行苦苦思索,偶遇某事物突然触发,唤起他的兴奋,全部心血都活跃起来,把自己的心境、爱好、欢乐与大自然结合起来,并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相融合,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突破有限,通过无限,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样就产生了灵感。。。因此,我们要破除对灵感的神秘观念,科学对待灵感,充分利用灵感,设计出优美的园林。
3 培养园林艺术创作灵感的途径
灵感在园林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灵感,想设计出优美的园林是不可能的。郑板桥说:“作文勉强为,荆棘塞喉齿,仍兴勃发处,烟云拂满纸”。园林设计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但是,灵感也不是天生的,设计师只有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长期地深入生活,进行艰苦的艺术探索,献身于园林事业,才能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召唤灵感的到来。
3.1 投身自然,体会自然真谛 园林是大自然的浓缩和再现,把名山大川、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使人们“不出城廓而得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获林泉高致”的效果。园林是天然山水、树木花草、假山叠石等自然界物质材料构成的,大自然的许多事物能够激发设计师的灵感,诸如山的壮丽、水的明洁、泉的风流、瀑的潇洒、松的挺拔、竹的飘逸、藤的缠绵、花的骄矜,都能给予设计师丰富的内涵。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园林艺术也各异。杭州园林巧借西湖之景,徽州园林喜与田野村舍结合,岭南园林常表现庭院特色,苏州、扬州自然景观少,就人工叠山理水,创造景观。。园林设计者必须抱有最大的热忱,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细心观察大自然的内在奥秘,凝神静思大自然的生命实质,深切领会到大自然的真谛,设计的园林才能有自然之真景,有辽阔的视野,有深远的意境。
3.2 遍游园林,借鉴百家之长 园林艺术经过数千年的漫长过程,各地区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诸如北京皇家园林庄严豪华,苏州园林自然质朴,扬州园林小巧玲珑,川西园林清新典雅,徽州园林亲切纯朴,杭州园林淡丽柔和,岭南园林简洁隽秀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借鉴。园林设计者应该遍游园林,饱读各地、各时代的园林书籍,借鉴百家之长,在脑海中形成深深的印象,通过游园、品园、分析、理解和升华,把各地大量园林艺术的共性和个陛都埋藏到意识和潜意识之中,到要设计园林时,灵感就会飘然而至。
3.3 钻研绘画,加强美术基础 。西洋的纯粹风景画所采取的视点,多为平视的一点或二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因而西洋园林总是采取中轴线贯穿全园,设计严格的对称、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形图案式景观,一看便尽收眼底。而中国山水画采取散点透视,运用鸟瞰动态连续风景构图的表现手法,因而中国的园林也运用了这一手法,游人从进园开始,随着游览路线渐渐深入,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有隐有显,有虚有实,这种一景接一景连续出现的风景布局,也就是连续风景构图,与中国画是一致的。作为园林设计者,首先必须学会绘画,精通画理,要博览古今名画,研究和借鉴画论,把园林布局与绘画构图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灵感,创作出具有“画意”的园林,达到如画般的境界。
3.4 饱读诗文,增加文学修养 园林艺术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园林不仅要具有画意,还要具有诗情,有诗一般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色,借景抒情,达到“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境界。。园林设计者一定要饱读诗文,增加文学修养,灵感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设计出具有“诗情”的园林,配以精彩的景名和对联,引导游客与设计者产生共鸣,领略到园林的真趣、神韵和意境,陶醉于优美的景色之中。
3.5 加强美育,提高美学素质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而美是艺术的根本属性,离开了美,园林也就失去了生命。园林创作不是自然的简单模拟或无机凑合,而是美的再创造,是把客观物象即自然界美景变成设计者的审美意象,再由其审美意象转化成为艺术形象即园林。显而易见,园林设计总是在美学指导下进行的。西方崇尚人工美,设计的园林就是规则形的图案,使人一览无余,表现了人类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中国崇尚自然美,设计的园林就是描绘自然界美丽的“形”,表现自然界气势的“神”,寄寓设计者超然的“情”,使客观山水和主观情思融为一体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设计者一定要加强美育,提高’自身的美学素质,才能激发出美的灵感,设计出美的园林,凝聚起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操和审美理想,输送给游客,诱发游客的审美机制,引导游客的审美活动。
4 捕捉园林艺术创作灵感的条件
灵感的内容往往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它具有实现于意识的可能性,但不一定就能变成现实。在潜意识之中完成的灵感内容,如果你不及时捕捉住,它就可能被潜意识中的其它活动所冲淡,甚至淹没,再也不会浮现。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抓住灵感,使灵感内容由实现于意识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在园林设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1 保持宁静的心理状态 要捕捉园林艺术创作灵感,首先必须适时放松紧张的构思和排除其它心理活动的干扰。因为在园林设计紧张的构思过程中,存在着神经过程负诱导规律的作用,使构思兴奋中心周围的神经活动受到抑制,必然导致思路的狭窄,而在现有的思路之内又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这时就应该放松紧张的构思,通过诱导规律,帮助周围抑制状态的神经区域恢复兴奋,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更多的相关记忆表象在潜意识中活动,为灵感提供原料,很多灵感都是在园林设计师停止构思、宽心休息时出现的。排除其它心理活动的干扰也非常重要,因为潜意识活动缺泛意志的推动,没有意识的监督,而且灵感也是在黑暗王国里发出的成功信息,透过潜意识的黑幕已经变得很微弱,所以稍有干扰都有可能把它“惊吓而退”而不再出现,许多灵感都是在园林设计师心平气和甚至睡梦中降临,就是这个道理。
4.2 保持敏锐的捕捉意识 要全面捕捉到园林艺术创作灵感,还必须时刻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随时准备接受来自潜意识中的信息,努力形成一个反应的“警戒点”,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了信息就立即接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经验的园林艺术家都清楚这一点,他们表面上在玩,在笑,可是那一颗捕捉灵感之心却始终在留着神,保持高度的敏锐,密切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时刻准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灵感。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1990年,中国的风景名胜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自1994年起,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魁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
中国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据古文字记载,中国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圃,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雏形。秦汉肘朔,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魏背时期,懦、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一一寺庙园林的产 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颠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这就使中国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 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中国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北京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游园。1886年重修后,西太后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这位曾垂帘听政的女皇企盼天下太平,并能让她“颐养天年。无锡寄畅园的名称则表达出它的主人希望自己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在中国及其文学作品中还有不止一处的“大观楼”、“大观园”,这既是说此处视野开阔、景色秀丽,也是说在此游览、寄居的人要豁达、达观。据史料记载,汉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就有一处园中园叫“博望苑”,指登高望远、亲近自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和升华。 据专家考证,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就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8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又传至欧洲,对当时风行的、规则式的英法园林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时间,仿建中国自然式园林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家和传教士又应邀在中国北京的圆明园,创造了一组以洛可可风格为主又融有中国民族文化形式的西洋楼,开创了中西园林合作的先河。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申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申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2、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3、移天缩地。 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宋代宋徽宗的良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quot;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4、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东晋文人谢荧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风景园林 园林体系 园林分支 园林鉴赏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们对园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国内外很多发达地区已将园林定位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基础设施不同,园林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基础设施,属于生态基础设施范畴,以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
1园林体系划分
由于世界各民族对美的理解不同,以及所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不同,因而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风格各异的园林体系。。西方园林则崇尚理性思维,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园林体系划分众说纷纭,直到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风景师联合会上才首次明确将世界园林分为了中国体系、西亚体系及欧洲体系3大体系。
1.1中国体系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着重显示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通过合理地组织园林要素,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自古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其布局特点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1.2西亚体系
以伊斯兰园林为代表。布局方整端正,常利用建筑和中轴线来控制场地,并大量运用方直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进行布局,园林风貌较为严谨,与园外疏落自如的自然迥然不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
1.3欧洲体系
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讲究分行列队及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着重显示规整的总体人工美,以表现一种被人控制的有持序的自然及理性的自然。
2中国园林分支
在中国园林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三个分支,它们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风景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1皇家园林
规模宏伟,富丽堂皇,追求铺锦列绣、错彩镂金之美,不脱崇整的皇家风范。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
2.2私家园林
广泛吸取中国山水画意境,布局紧凑,古朴淡雅,具有尘虑顿消的精神境界。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
2.3寺观园林
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公共活动中心。寺观园林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强调天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高度融合及内部园林气氛与外部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
3园林构筑要素
风景园林有大有小,内容有繁有简,但都包含着山石、水体、建筑和植物四种基本要素。
3.1山石
山石被列入造园的第一要素,是构成园林山形地貌的基本骨架,因此,筑山置石可以营造咫尺山林的意境。在筑山置石的过程中着重把握山石的颜色、形态、纹理等方面的外部特征,力争获得“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营造自然之美、获取自然之趣”,寻求“片石多致、寸石生情”的感召力。
3.2水体
水是创作的源泉、是园林的血脉;水即可独立成景又可与其它元素组合成景,形成生动美丽的水光倒影;水的形式多样,可塑性极强,能够产生特殊的视觉或听觉景观。理水应有聚有分、动静结合。
3.3建筑
建筑在园林中具有使用、观景、点景、组织空间及塑造环境的多重功能。具备类型多样、自由灵活、造型轻盈、通透流畅的特点;建筑营造要因地制宜,同时应注重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3.4植物
与其它要素相映衬、是园林的毛发。植物是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迹象的要素,常用于美化环境、组织空间、柔化建筑线条等。植物选择要姿态优美,线条柔和,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4园林鉴赏
4.1园林与民俗
民俗是人类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条件下,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它来自于人民而又传承于人民。如蝉联摘桂、天圆地方、竹报平安、前榉后朴、玉堂富贵等。
4.2园林与赏石
赏石,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赏石,历代的造园家有不少论说,标准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基本上可用“瘦、透、漏、皱、丑”五个字来概括,如苏州留园冠云峰。
4.3园林与文学
文学追求一种含蓄美,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园林追求的也是这种境界。园林中的造园要素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直接告诉游览者景色的奥妙,因此,常会借助对联、题匾、碑刻等文学形式作为载体来表达园林文化内涵和意境情趣。如苏州沧浪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拙政园梧竹幽居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4.4园林与哲学
中国园林艺术是建立在儒家治世哲学之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得自然之道,得到人之精英,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盛意象,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至高境界。
论文关键词:园林艺术公共艺术依存关系人性化公众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
公共艺术自身对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门类学科互相影响,更趋向于边缘性,从而使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当今公共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公共艺术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指明方向。公共艺术与综合环境都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众所周知,宇宙中生命的存在都要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物种的延续一直沿用着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造环境。园林就是在这两种方式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从未间断过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态度为园林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和生命运动有关的一种时空艺术,因而和人类自身有着深层的同一性。从这层意义上说,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的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古代的公共艺术都是围绕官僚阶层的口味、情趣,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周边的环境功能日趋复杂、技术愈加精巧,但对环境空间的形态要求日益增多,因此一批新的公共艺术类型相继出现。比如,有特征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广场的雕塑、室外的壁画、有趣的环境小品等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公共艺术不仅便于人们行动,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参照系统,一种行动、信念和信息的组织者。。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具体来说:
;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
;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聚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并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手法。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汲取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发现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中国现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意旨,它有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成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质。
西方园林艺术突显“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自然”为艺术特征截然不同。造园艺术以“完整、鲜明”为特征,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仿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草树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经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具有移步换景的妙处,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山水风光。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是以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为主旨。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于小庭院中,在二维的基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各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展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以及空间的曲折变化,让自然山水风光的气息渗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够领略大自然的乐趣。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上要求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融合在一起,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既看到了空间的局部交错,又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形成丰富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借自然之景,创造出山水之趣。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然是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仿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体现着自然之美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为主,配以适当的植物。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等特点。园林中的花木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如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其珍贵。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和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衬托,表现近景远景的层次。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特色,还有密集的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要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等。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主体,而且应该突出自然的山水,尽力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在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融合时,应顺其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地融合于建筑环境之中,使人们虽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乐趣。
人们常用山水诗、山水画来寄情于山水,表达追求脱俗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效法自然截然不同,它排斥自然,追求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以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作为信条,并且提出“完整、和谐、鲜明”的三要素。 西方园林建筑物体积庞大,立于园林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将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等分别置于园林的主轴线旁的副轴上,并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点状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并且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性来表现简单的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构图。
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整座园林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物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雕琢的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比例。植物绝对不允许自然生长其各自的形状,完全被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对称性和整体性,也被规划成矩形、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以达到自然的和谐。西方园林的造园之美就在于所有要素之间的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清晰和对称。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时代的要求。。这种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灵感源泉,其造园的思想是以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为精髓。中国园林设计师应该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讨研究,吸取其造园的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实际意义,将其造园手法、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不断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的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模式,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吸取西方园林的长处,补中国园林的短处,从而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观念融合,把握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手法,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之“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 陈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