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囚绿记》优秀教案

2024-05-10 来源:爱够旅游网


《囚绿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抓住景物特征,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理解作者如何将情从景物中传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理解作者如何将情从景物中传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安静、和平、希冀;萌生的愿望、无尽的生机。因为绿色是希望之色,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绿,是生命的舞蹈者,是大自然的天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它是多么使人迷醉,让人向往!中国现代散文家陆蠡,他对“绿”情有独钟,痴心的想把“绿”囚禁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优美散文《囚绿记》,感受作者的囚绿情结。

(二)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散文家和翻译家。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到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在1942年被捕,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月数月,惨遭杀害,年仅34岁。主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三)字词积累

陆蠡()移徙()涸辙()

茎叶()嵌着()婆娑()

瞥见()纤细()淅沥()

揠苗助长()

猗郁():

蕈菌():

急不暇择():

(四)整体感知

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问题: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

明确:“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

以便时时欣赏。“绿”指的是绿色的常春藤。

“囚绿”是因为喜爱。

“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小结:从这里可以看出,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但是,要想对文章理解得深刻,光凭题目行吗?还是要回到文章中,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

(五)品囚绿之味

1、阅读课文,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行文思路。

(1)【方法】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第一部分(1-4)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

第二部分(5-7)直接描写绿枝条,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

第三部分(8-12)作者着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常春藤不甘被囚的执着。

第四部分(13)作者“放绿”的同时呼唤自由与光明,点出主旨。

第五部分(14)作者含蓄地表达出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怀念。

提示:如像“囚绿”那样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更好。

(2)行文思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2、依据刚才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文本,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画出情感变化图。

欢喜(寻绿)珍爱、留恋(赏绿)喜悦、爱怜(囚绿)

尊敬、祝福(放绿)怀念、期盼(怀绿)

3、小结: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那就是作者对这绿常春藤的称呼的变化:绿影——绿色——绿友。这称呼的变化也充分体现出作者对绿的感情在不断加深。到“绿友”,作者已经把这常春藤枝条赋予灵性,把它人格化,当做自己的挚友,可见作者对它的爱之深。

这也回答了我们刚上课时的疑问——为什么题目叫《囚绿记》。看来课文题目不但没有问题,而且很有新意——起的很别致,吸引读者阅读下文。这种写法值得大家写作文时借鉴。

(六)赏囚绿之韵

1、浏览课文,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这株常春藤在被囚前与被囚后各有着怎样的外形与特征?“囚绿”后,绿表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被囚前:柔软的卷须,茂密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

被囚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

绿的特点:蓬勃、向阳、固执

2、小结: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3、难道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

提示: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13段)

时代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烽烟四逼中的旧都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虑烦恼,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抗战前期1938年)。

4、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5、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了变化?

囚绿——囚人(中国人)

中国人有没有被屈服呢?(没有)

6、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象征:蓬勃——希望、生命

向阳——自由、光明

固执——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七)悟囚绿之魂

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感悟生命: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例如: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海伦·亚当斯·凯勒 (Helen Adams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赞美了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沦陷的祖国河山早日摆脱日寇的黑暗统治,重获光明和自由的情怀。

七、课后作业

选取自己喜爱的某一植物,自拟题目,叙述与之接触、相处的经历,写出自己情感的心路历程。

八、课外阅读

《书房花木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