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期中测试题B答案

2020-08-30 来源:爱够旅游网
期中测试题B答案

选择题 1、D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 专题:应用题;估算法.

分析:A、根据自己对正常人的体温的了解可对此选项作出判断; B、根据自己了解的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判断是不是1min; C、一张答题卡的长度估大于十厘米

D、0.8m不足1m,看是否符合一张书桌实际高度即可. 解答:解:A、因为正常人的体温是37℃,所以本选项错误; B、因为正常人脉搏跳动每分钟60-100次,那么每次是0.6秒--1秒,所以本选项错误;

C、这一张物理答题卡的长度大于10cm故不符合实际,所以本选项错误; D、一张书桌的高度约0.8m,符合实际,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一张物理答题卡的质量、一张书桌的高度、人的正常体温是否掌握和了解,平时我们在学习物理时,要多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要多观察、多动脑、多积累知识,必要时进行计算. 2、B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解答:解:A、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正确. B、大雾是液态的水,大雾散去,是指水从液体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错误.

C、气温低于水银的凝固点就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一旦低于它的凝固点,水银就会凝固,测不出当地的气温

D、洗澡之后出来感觉比较冷,是因为水要汽化吸热,使人感觉比较冷,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点较全,考查学生学习热学的许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点的积累,并不断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3、C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分别以这位同学为参照物和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分析此题即可.

解答:解: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当他看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时,是选择了自己为参照物;

因为汽车的速度较大,当以这辆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是向后退的,即自西向东的.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D 5、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应用题.

分析:声音的产生条件是振动.

解答:解: A、敲击水瓶,瓶子在振动,产生声音

B、真空罩里响铃的闹钟在振动,尽管听不见,但声音已经产生了. C、收音机可以产生声音,但关闭了,所以不振动了. D、吹响的哨子,空气柱在振动,产生声音.故选C.

点评:(1)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条件,判断是否产生声音就要看物体是否在振动;

(2)产生声音和听到声音是两件事,不要误以为听不到声音就是没有产生声音;

(3)能产生声音的物体,如果没有振动,那么也不产生声音. 6、D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速. 专题:应用题.

分析:(1)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大小影响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真空不能传声.

(3)控制噪声要从三方面着手: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4)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解答:解:A、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慢称为频率,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不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不合题意.

C、噪声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D、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这两种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不能传声、噪声监测仪作用、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一道基础题. 7、A

考点:音调.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故选A.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同时能确定影响声音的本质因素,知道空气柱的振动影响暖水瓶的发出的声音是本题的关键. 8、B

温度计使用时不用再往地下用力的甩了 9、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从时间和路程的图象上可以得到甲乙出发是时间和运动的路程,可以看出甲乙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保持不变,所以可以判断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又因为甲乙都进行直线运动,所以可以判断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乙出发4s之后甲才出发,所以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不符合题意.

B、如图,甲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甲乙都在平直的路面上步行,所以甲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C、如图,在0s~8s内,甲乙都通过了5m,通过的路程相等.不符合题

意.

D、8s末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但是甲运动了4s,乙运动了8s,运动时间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已知条件不是直接出现在题干中,而是反映在图象中,要从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中搜寻运动路程、时间,然后计算速度. 10、B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解答:解: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体;

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故C、D选项都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冰箱制冷的原理,这是今后中考的一个方向. 11、B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分析:将图象中的AB段、BC段表示的物理过程与晶体熔化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同种晶体的凝固点是固定的,物质的温度可以改变,但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变的.故A错误.

B、BC段表示的是物质向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为熔点.这个过程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故B正确.

C、BC段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有越来越多的液体变成固体.故C错误. D、石蜡是一种非晶体,而图象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考查经常是以图象题为主,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将图象与实际过程联系起来. 12、C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

解答:解:A、酒精的沸点是78℃,当温度是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气,是气态,不合题意.

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不合题意.

C、水银的熔点是-39℃,此时水银吸热,但温度不变,符合题意. D、铅的凝固点是328℃.不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填空

13、37.2 正常

分析: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 解答:解:

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末端在“37”后第三格处,所以此时的温度为37℃+0.2℃=37.2℃. 故答案为:37.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读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体温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4、空气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空气都可以传声;

解答:解:(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的;故答案为:空气; 15、27.2mm;误差.25.2mm

分析: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

长度测量记录数据包括准确值与估读值两部分,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分度值的后面应再估读一位;估读值可以不同. 解答:解:27.2m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

长度测量记录数据包括准确值与估读值两部分,估读值可以不同,因此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误差,而不是错误. 故答案为:27.2mm;误差.25.2mm

16、信息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答:解: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信息.

17、分析:由图求出汽车的运行时间t与路程S,由速度公式v= s t

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由图知车的运动时间: t=12h25min-9h25min=3h, 车走的路程:

s=27582km-27462km=120k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 v= s t =

120km 3h =40km/h. 故答案为:40.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由图中的仪表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解.本题运用课堂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18、升华,凝华,放出. 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解答:解: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放出.

实验探究题 19、略

20、(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92 保持不变(3)水太多等有理即可

分析:(1)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3)水的沸腾图象的特点是沸腾前温度是上升的而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1)由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可知,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而图中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这是不允许的;(2)液体沸腾的特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3)水没有沸腾说明没有达到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从两方面入手即可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92 保持不变(3)水太多等有理即可

21、分析:本题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回答,另外液体的种类、空气的潮湿程度也影响蒸发的快慢. 根据这样的想法回答此题.

解答:解:依据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回答猜想一;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所以认为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不同;题中两玻璃板上的水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温度,表面积.猜想二:液体种类.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其他合理即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