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拟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保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拟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 板书:长、 短
[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拟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提醒比拟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 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 表达能力。] 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拟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 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 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局部,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