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服装发展史—宋朝服饰

2023-06-16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中西服装发展史

——宋朝服饰

宋朝服饰

摘 要

服装是一种记忆,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记载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政治文化现象,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社会风尚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反映着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关键词:宋朝 ;服饰 ;礼服 ;朝服 ;缠足

ABSTRACT

Clothing is a memory, a language changes, it records the history of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record the change of thinking, reflecting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reflects the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religion, folk custom, social morality and value development changes. Reflects the Chinese peopl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life style, aesthetic and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pursuit of fashion. Keywords: The Song Dynasty; clothing; dress; dress; binding

目 录

1. 中西方服装发展史··································4 2. 宋朝服饰··········································4

2.1 宋代服装分类··········································4 2.1.1 ····················································4 2.1.2 ····················································4 2.1.3 ····················································5

2.2 宋朝服饰的特点········································5 2.3 宋朝服饰形成的原因····································5 2.4裹脚文化···············································5 2.4.1缠足起源的传说······································6 2.4.2宋代缠足记载········································6 2.5宋朝服饰在服装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6 参考文献·················································6

1. 中西方服装发展史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概没有一种生活物质能像服装这样与人的关系如此紧密,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在社会性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它与人的身心形成一体,成为人的“第二皮肤”。

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服装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它伴随着原始人从远古走来,又紧跟着现代人向未来走去,服装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当代,服装的演变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尚变迁。同时,服装的发展不仅受到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更受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类服装的发展变化充分显示出其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人类创造了服装,服装也塑造了人类。

2. 宋朝服饰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在政治上较唐朝虽然开放民主, \"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 --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领, 对襟的背子,因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典雅大方。

2.1 宋代服装分类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代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

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 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2.1.1

宋代官服大部分是沿袭初唐。在北宋初年因服饰没有定制,又受外来影响,所以曾出

现过着\"毡笠\"、\"钩(敦下+土)\"(袜[衣旁+夸])的契丹服,人们称它为奇装异服。宋代官家服饰普遍十分奢侈,民家着装也很讲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间)规定宫内妇女的服色要随大夫变化,还规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绫缣五色华衣。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时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饰,而且更趋奢华。对于这些规定民间庶民置若罔闻,绫缣锦绣任意服用。一些京城的贵族闺阁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许多种装扮方法,追求出新与别致。不但衣料选择考究,而且梳妆也很特别,有的梳大?方额,有的扎发垂肩,有的云光巧额鬓撑金凤,贫者还有用剪纸装饰头发,身上抹香,足履绣花等。

2.1.2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是公服。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

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宋建隆三年以后赐发的范围更加广泛,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 。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在这里指\"燕居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因此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从隋代开始,帝王统用明黄色制衣,官臣不得乱用。据文献记载,由于朝廷内赐佩金银鱼袋的公服是以紫、绯色原料制做,故一般低级官吏不得乱用,而只可服用黑白两种颜色。

2.1.3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者着锦袍,无官职者着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襕衫”,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裳”是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

2.2 宋朝服饰的特点

宋代女装特点:宋朝把唐朝富贵繁华的风格锐减为清冷消瘦的宋朝文人风格。主要特征为(1)服饰款式上,有襦、袄、衫、褙子、半臂等,其中以褙子最具特色。褙子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绊纽,袖有宽窄两种,长度不一。另在左右腋下开长衩,也有不开衩者。(2)在服装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不强调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装表现人体的曲线。(3)在服装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方法,人体与衣料之间的空隙较大,显得宽松,具有一种“自然穿着的构成”。这种构成不重款式,而重面料本身的外观效果(如服装表面的色彩与图案),重工艺加工技术的精湛技巧,重服饰组合方式的整体效应。(4)在服装造型形式的法则上,服饰体现和谐、对称、统一的表现手法,服装倾向于端庄、平衡,服装纹饰两两相对,由于不用“省道线”而无挺拔的皱褶,只有自然下垂。(5)在服饰色彩上,颜色较为清淡,通常采用间色,例如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色,或素或绣,质朴、清秀,强调本色。(6)在服饰质地上,一改唐朝袒裸之风,趋于拘谨保守。(7)服装的穿着方式上,属于前开式。褙子在两宋之所以如此普遍地被作为服装样式,除了该服装本身具有“便事”、“利身”之优点外,它不紧也不松,不严也不露,恰到好处,如深衣般合乎“规知准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宋代妇女把长发缠成各种形式,在发髻上插以各种金、翡翠、玉珠做成的莺凤、花枝。这时期妇女服饰追求整体的和谐感及色彩的典雅、华丽。

2.3 宋朝服饰形成的原因

\"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使得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由于小脚成为衡量女子美的尺度,容貌、身材、肤色都是得自天赋,后天再努力也不会有太多改善,只有一双小脚是靠人力缠束而来的,靠自己的努力人人都有取得一双所谓的“妙莲”的可能,为了使自己超过他人,为了使自己博得“美”名,爱美成性,为美盲从的女子谁也不甘落后,争妍斗媚,使缠足之风形成并发展。封建礼教(1)男女有别——男尊女卑(2)取悦男子——获取“幸福(3)约束女性——依附男子(3)维护贞操——防止私奔推动发展了缠足风俗。

2.4 裹脚文化

南宋后期,\"一钩罗袜素蟾弓\"表明妇女裹足渐成大势,这种农村的习俗残害了古代农村女性的身心, 能幸免于难的就只有那些劳苦的从事田间耕作的妇女!缠足,是中国妇女血的历史;青楼,是我国女性泪的根源。除了盛行残酷的缠足之风,青楼文化也是宋代特殊的

一面。青楼女子虽然命苦,却不乏才貌双绝者。人称\"秦淮一片明月\",以文采称著的这类女子多居住于长江沿岸,衣着扮相自然别有一番韵味。

2.4.1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2.4.2宋代缠足记载

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2.5宋朝服饰在服装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

缠足是宋朝服饰最大的特点,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很多很多,总结如下:(1)劳动力减半——加剧社会贫困(2)女人是“玩物”——失去独立自尊(3)折筋又断骨——身心受到摧残金莲的缠裹,血泪斑斑,惨无人道。俗话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千百年来,为了缠足,使无数无罪无辜女子身心受到摧残。

总之,通过缠足风俗形成原因及危害的叙述和分析,我们对这一陋习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这种陋习已成过去,可它却能给我们现代人以启示,使我们懂得了我们应该有健康、正确的审美意趣,不能盲从和跟风,同时,女人要独立、自爱、自尊,从而“缠足”这种陋习才不会重演。宋代织品非常的发达,泥金、印金、贴金、彩绘、刺绣在服装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曙中、王庆瑞、文兆峰,服装简史 上海纺织大学出版社,1999·11 【2】冯泽民,中西服装发展史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新华社》,中西服装发展史。2001·9·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