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全册教案

2022-03-14 来源:爱够旅游网
【九年级】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物理(上)教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温度与温度计(第1课时) 【目标】

1、晓得温度的概念,晓得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体会对温度展开精确测量的必要性,培养收集科学精确数据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采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水和火烧红的铁块都很擦,但它们擦的程度又存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精确地叙述物体的冷暖程度,我们导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温度

1、物体的冷暖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标的规定:

3、读法:5℃念:5摄氏度;-5℃念: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体温计量程:35℃至42℃,分度值就是0.1℃

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测量时可离开人体) 4、实验室:分度值就是1℃ 5、寒暑计:分度值是1℃ 三.热力学温度(t=t+273k) 四.正确使用温度计

1.采用前要观测温度计的量程和最轻刻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

(1)估:首先估算被测液体的温度,挑选出最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念:等待温度计液柱平衡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浸必须稳步回到被测液体中,视线必须与液柱上表面二者平。 (4)取:。 学生实验(略)

拓展:不准确温度计的计算。 【作业】: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使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晓得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就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3、能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会查熔点和沸点表。

4、使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认知熔融、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5、让学生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水就是生命之源,水孕育出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就是小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冬天河里的冰在天气暖化时熔融,地上的水时间短了可以消失,变为水蒸气;天气变冷时,水又可以结为冰。形态各异的水说我们,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一、奇妙的水

云、雪、雨本质就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除了什么样的存有形态? 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物质的三态:液:存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备一定的流动性 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水之旅

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 熔融:固态液态 :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液态晶体熔融时温度维持不变,存有紧固熔点 熔化过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原子的排序无规则,没紧固熔融温度。 【作业】: 二课时:

一、汽化:液态气态 二、汽化存有两种方式:冷却 沸腾

探究结论:冰在熔融的过程中,温度维持维持不变,熔点就是0℃;水在标准大气压下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维持不变,水的沸点就是100℃ 三、常见晶体的熔点 【作业】: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线的物理意义。

2、重新认识汽化就是放热过程,认知影响冷却快慢的三个因素。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4、能够利用熔融、汽化、升华放热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 教学准备工作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引:同学喜欢吃冰棍来解热…… 一、熔融与放热 熔化条件:达到熔点

冷却(冷却过程必须补足热量) 二、汽化与吸热 液体温度

1、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发生的部位条件有无气泡

2、汽化存有两种方式:冷却表面任何温度并无 (吸热)沸腾表面和内部达到沸点和加热有 三、升华与放热 升华固体气体

升华放热:人工降雨(干冰) 【作业】: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教学目标]

1)认知凝结、液化、凝华分别就是熔融、汽化、升华的恰好相反过程,认识到凝结、液化、凝华的吸热过程。

(2)从与生活、自然现象有关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产生亲近感。

(3)培育学生利用手边常用物品展开直观物理实验的品质和展开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

教学难点:难点就是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吸热现象的认知。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冰与凝固液体固体 吸热

晶体的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二、雾与液化气体液体 条件:放热

水蒸气必须供不应求就可以液化如何认知?100摄氏度比100摄氏度的水…… “白气“与水蒸气

水蒸气液化成“白气”时,水蒸气就是如何而来的。 三.霜和凝华气体固体 吸热

四、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过程 放热:熔融汽化凝华 放热:凝固液化凝华 备注:实际问题中:

1、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关键是明确初末状态

2、物态变化与否出现――关键就是与否达至条件(融化?,熔融?,凝结?) 【作业】: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1.重新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介绍常用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重新认识水污染与缺水就是当今世界最轻微的社会问题。

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2、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投身至合理利用和维护水资源的科学活动之中。 [教学过程]]

惹来:缺水已经就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估计,全世界存有100多个国家存有相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存有28个国家被列入缺水国或轻微缺水国。在非洲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少赢得安全用水的渠道。

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西北、东北、华北等北方城市已经被迫每日定量、定时供水。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水资源危机

造成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污染。

水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二、水资源危机与污染 1、天然污染与人为污染

2、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化学污染 二、珍视每一滴水

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国家节水标志

1、开展“水资源”教育。2、工业用水是节水的重点 3、重复利用废水4、实行节水器件5、计划用水管理…… 【作业】: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教学目标]

1、知道为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晓得物体温度发生改变时,内能随之发生改变。 3、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4、晓得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

5、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2、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2、热传递和内能发生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内能、热量概念的创建。

2、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惹来:备考回答: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2、物体怎样才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新课教学〗 分子势能总和

一、物体的内能分子动能内能为零的物体就是没的。 做功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减少

内能的发生改变外界对物体作功,物体减少。 热传递

影响因素:内能:物态、质量、体积、温度等。机构能够:…… 注:内能与机械的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条件:热传递

二、热量(q)本质: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内能内能内能(能够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不一定温度降低,如晶体)

1、存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本身就是没热量(存有内能)的,q属过程量。 2、单位:j

3、热量就可以说道“稀释和释出”。

三、温度――大量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属于状态量。(不能说“传递”“转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